你有没有发现,最近城市里掀起了一股“反对游戏”的热潮?可不是说那些让人沉迷的电子游戏哦,而是那些在街头巷尾、公园角落里,时不时冒出来的“口袋妖怪GO”之类的现实增强游戏。这股风潮,让不少市民开始吐槽,甚至有人动手制作了讽刺游戏,你说这事儿能不热闹吗?
说起这股热潮,不得不提《口袋妖怪GO》这款游戏。这款游戏自发布以来,就吸引了无数玩家,大家纷纷走出家门,去捕捉那些可爱的精灵。不过,玩家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:精灵的位置分布太不均匀了!
你瞧,那些大城市里,精灵种类繁多,分布广泛,玩家们可以尽情地捕捉。可一到小城市或者偏远地区,情况就大不相同了。精灵种类稀少,分布稀疏,玩家们只能望“精灵”兴叹。这不就是明显的“地域歧视”吗?
就在大家纷纷吐槽的时候,一位14岁的少年Shane Brunswick站了出来。他不满于《口袋妖怪GO》中的不公现象,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抗议。
Shane特意学习了JavaScript,然后制作了一款名为《suburban version》的游戏。在这款游戏中,玩家需要控制精灵球捕捉波波,同时躲避印有“PMGO UPDATE INCOMING”字样的方块。整个游戏只出现波波这一种精灵,完美还原了郊区玩家的真实游戏体验。
更妙的是,每次避开印有“游戏更新”字样的方块,就像是在吐槽游戏的更新避开了玩家最期望解决的问题。这不禁让人感叹,这位14岁的少年,竟然用游戏的方式,巧妙地讽刺了游戏中的不公现象。
其实,这股“反对游戏”的热潮,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的担忧。随着现实增强游戏的兴起,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街头巷尾,这无疑给城市交通、公共秩序带来了压力。
一些市民表示,他们担心游戏玩家会占用公共空间,影响正常出行。更有甚者,担心游戏玩家会忽视交通安全,造成意外事故。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城市与游戏无法和谐共生。事实上,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尝试将游戏与城市公共空间相结合,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。
比如,杭州市借助亚运会契机,将电竞产业纳入新一轮动漫游戏产业支持政策,提出到2025年,初步建成国际动漫之都、电竞名城。广州市则提出,构建集游戏研发、生产制造、内容制作、赛事举办、场馆建设、直播转播等于一体的游戏电竞产业生态圈,加速打造世界电竞名城。
这些举措,无疑为城市与游戏的和谐共生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这股“反对游戏”的热潮,让我们看到了城市与游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沟通、去理解,相信城市与游戏一定能找到和谐共生的平衡点。毕竟,在这个充满科技与创意的时代,游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